
大众网记者王文文菏泽报道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们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眼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干眼症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近日,记者邀请到菏泽华厦眼科医院眼表与干眼科主任刘晓丽,为大家深入科普干眼症的相关知识。
据刘晓丽介绍,干眼症,医学上全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简单来说,就是眼睛缺乏足够的泪液滋润,就像皮肤缺水一样,会出现各种不适。
干眼症的常见成因有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这是现代社会导致干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大家专注地盯着电脑、手机屏幕时,眨眼次数会不自觉减少。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15—20次,而看电子屏幕时,可能每分钟仅眨眼5—10次。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不足,泪膜稳定性下降,就容易引发干眼症;环境因素,干燥、多风、空调环境等都会加速泪液的蒸发,比如在北方的冬季,室内暖气充足,空气干燥,眼睛就更容易出现干涩症状,长时间处于飞机、高铁等封闭的空调空间内,也会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泪腺功能逐渐衰退,泪液分泌减少,中老年人患干眼症的比例相对较高。此外,女性在经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更容易出现干眼症;眼部疾病及药物影响,一些眼部疾病,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膜炎、角膜炎等,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和泪液的分泌。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降压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引发干眼症。
干眼症有哪些症状?眼部干涩,这是干眼症最典型的症状,患者会感觉眼睛像进了沙子一样,干涩难受,总觉得眼睛里有异物感,需要不断地眨眼来缓解;眼疲劳,长时间用眼后,眼睛极易疲劳,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视力波动,泪膜不稳定会导致视力模糊,时好时坏。在看东西时,可能会感觉物体的边缘不清晰,尤其在长时间阅读、使用电子设备后,视力波动更为明显;眼红、畏光,部分干眼症患者会出现眼睛发红的症状,对光线变得敏感,在强光下会感到刺痛、流泪。
如何诊断干眼症?刘晓丽指出,干眼症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用眼习惯、是否有眼部疾病史、是否使用特殊药物等。其次,会进行一系列的眼部检查,如泪液分泌试验,通过测量泪液分泌量来判断泪液是否充足;泪膜破裂时间检查,评估泪膜的稳定性;睑板腺功能检查,查看睑板腺是否存在堵塞等问题。此外,还可能会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是否有损伤。
得了干眼症,该如何治疗?即改善用眼习惯,减少连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一般建议20分钟),向远处眺望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眼睛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约50—70厘米),屏幕略低于眼睛水平位置;改善环境,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缓解眼睛干涩。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风口或强风环境中;眼部护理,使用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常用方法。人工泪液可以模拟天然泪液,补充泪液不足,缓解眼睛干涩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人工泪液,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的产品,以免对眼睛造成进一步伤害。此外,还可以通过眼部热敷、按摩等方法,促进睑板腺分泌,改善泪膜质量。热敷时,可使用温热的毛巾或专门的热敷眼罩,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按摩则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按摩睑板腺,排出堵塞的分泌物;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是由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干眼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可通过清洁睑缘、局部抗炎等方法治疗;对于因内分泌失调导致干眼症的患者,需调整内分泌功能。
刘晓丽强调,干眼症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角膜损伤、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眼睛健康,一旦出现干眼症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菏泽华厦眼科医院刘晓丽:干眼症发病率日益攀升,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