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赵子喆
自2024年1月省派第一书记驻村以来,苏楼村在短短20个月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文化振兴到生态治理,从产业升级到人才培育,秋日里,一幅瓜果飘香、碧水环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兴旺:从传统种植到多元创收
其一,特色种植规模化。农户的梨园、丝瓜地、花生田和玉米地连片成景,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还通过直播带货拓宽了销路。金秋时节,房前屋后的柿子、石榴、甜枣、山楂挂满枝头,成为村民增收的“庭院经济”。其二,电商赋能新农人。现场“梨园直播带货”,展现了村民从“靠天吃饭”到“触网致富”的转变,第一书记引入电商培训,让农产品直达城市千家万户。其三,引进手工作坊,让更多农户在家门口获得工资收入。

帮助农户在梨园中进行直播带货

农户种植的丝瓜、地瓜

农户种植的花生、玉米

农户房前屋后种植的果树上挂满了柿子、石榴

农户房前屋后种植的果树上挂满了甜枣、山楂
生态宜居:坑塘治理点亮乡村颜值
其一,大坑塘碧水微澜。曾经杂草丛生的废弃坑塘,如今蓄满清澈活水,成为村民休闲垂钓的好去处。其二,小坑塘荷香四溢。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生态修复后的坑塘兼具观赏与蓄水功能,勾勒出“水韵乡村”的诗意栖居。

村中治理后的大坑塘装满一泓碧水

村中治理后小坑塘中的荷叶荷花争相斗艳
组织与人才: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第一书记坚持“田间地头调研”,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发挥集体力量,实现了村庄“月月有变化”。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断增强,村中各种制度得到完善,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共商议”的治理格局。

省派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办事处苏楼村第一书记徐晓斌深入村头巷尾和农户家中调研

省派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办事处苏楼村第一书记徐晓斌在田间地头调研
文化振兴:乡风文明润物无声
搞好大学生下基层“三下乡”和国家、省级医院“健康义诊”活动,让农耕和健康文化焕发新生,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房前屋后的“花果长廊”不仅美化环境,更成为留住乡愁的载体。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主动维护村容村貌,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第一书记协调组织聊城大学大学生到苏楼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第一书记协调组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专家到苏楼村开展“医疗服务基层行”义诊活动

用省衔接资金建起的仓储出租后用于橡皮泥加工,这是用于生产橡皮泥的设备

村民出租后的仓储大棚进行橡皮泥加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在20个月的帮扶下,苏楼村陆续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驻村第一书记始终牢记:只有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绘就蓝图,才能让这片土地在瓜果芬芳中奏响乡村振兴的最强音。未来,苏楼村将继续依托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书写更富庶、更美丽的乡村新篇章。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派驻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办事处苏楼村第一书记徐晓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省派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办事处苏楼村第一书记:书写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