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给一个人评论了朋友圈,给他发送了一条消息之后,整颗心就开始被悬着,紧张,期待,一次次地打开微信查看,看他的头像有没有亮起,看朋友圈有没有亮起一个红色的标志。
等到的却始终都是空白,你一次次地刷新,生怕是漏看了,反复查看手机,是不是出故障了,最后排除了一切可能性之后,你才终于承认,他就是不想回复你。
然后你默默地删掉了那条对话框,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其实你的心里已经破了一个洞。
人是会自我安慰的,看不到那条对话框,就还可以逞强,可以假装。不过是自我欺骗罢了。
后来,我们不敢再轻易主动了,慢慢地学会了自我保护,开始学会藏起来。
即使很想念一个人,很想要主动给那个人发送消息,也都会忍住。

那种不顾一切地自我袒露和不计后果地主动,有过那么一次两次就够了,再也不敢了。
我们开始把自己包裹起来,开始计较付出,计较得失,开始学会了权衡一段关系,是因为害怕了。
害怕付出没有结果,害怕热情被浇灭,害怕一片热忱最后却发现只是自己一厢情愿。
只有当确定自己是被爱着的,被在乎着的时,才敢慢慢地把内心敞开。
收到喜欢的人发过来的消息,照样会心潮澎湃,但却不会再主动了。
人之所以会陷入“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再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的模式,是因为不确定自己在对方心里是否重要。
为什么我们在父母面前就不会有这样的心理?是因为我们确信自己是被无条件爱着的。
为什么我们在最亲近的闺蜜面前,可以做到很随意地表露感情?想发就发,即使不被回复也不会起波澜?

是因为你确定她看到就会回,不会嫌你烦。
只有对一段关系充满不确定,才会畏畏缩缩。
看上去是淡漠,是高冷,是骄傲,但其实不过是脆弱,是掩饰,是逃避。
你的冷落,你的不回应,显得我的主动是一场笑话。
我会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鲁莽了?是不是打扰到你了?
任何关系,只有相互才有延展下去的必要。若从始至终都只是自己一个人在主动,那么就不必再继续了。
不是我不想找,而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在你那里是否重要,我不知道你看到我的消息时,是反感还是兴奋?我不敢冒昧。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模式挺好的,是一种清醒,一种自保。
你不主动找我,说明我不重要,那么我就会收回对你的主动。再想联系也会克制,这便是成年人应该有的觉悟。
不打扰,便是最后的温柔。
没必要热脸去贴冷屁股。
如果你对我主动,那么我会加倍对你好,若你冷漠待我,那我就会退出你的世界。
如此,是对我最大的尊重和保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你不主动找我,再喜欢你,我也不会再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