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娱乐

于荣光回忆李连杰,身穿斗篷与他交手七招,发现他的速度更胜一筹

“他的动作比我快多了。”在接受采访时,于荣光谈到了他与李连杰一起拍打戏的经历。

他表示,跟李连杰一起拍打戏特别过瘾,两人都是真刀真枪,拳拳到肉。

一个是京剧的武生,另一个是真正的功夫小子,俩人一搭档,武打场面简直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

一、《给爸爸的信》于荣光说到的这部电影,也是他演的反派最出彩的一部,《给爸爸的信》。

在这部电影中,于荣光饰演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反派角色,甫光。

他常年佩戴墨镜是因为角色的其中一只眼睛是假眼,而手上一直戴着手套则是因为他仅剩下两根真正的手指。

于荣光为了把这个角色演绎得更到位,真的是花了不少心思,他给角色设置了各种细节,甚至还有一些神经质的举动,毕竟在他眼里,这个角色应该带点洁癖的特质。

反派不能只是简单的坏蛋,他的人物得有层次感,哪怕不在乎人命,心里也会有最基本的善恶观。

于荣光凭借自己的独到见解,逐渐把这个经典反派形象塑造成了一个立体的人物。

在这部剧中,于荣光与李连杰的对打戏,简直是最多的。

为了塑造反派角色的气质,于荣光常年身穿一袭黑色风衣,打斗时显得既潇洒又帅气。

不过在接受采访时,于荣光毫不遮掩地说,事实上穿着中山装的李连杰,出手比他快多了,武艺也更为高强。

在拍这部电影时,他和李连杰几乎都亲自上阵拍打戏,于荣光还直言,这部剧是他在香港拍的最细致的一部。

那会儿正是香港电影风头最劲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快速赚钱,可是这部戏居然拍了90组,整整耗费了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也是因为这部电影,于荣光和李连杰,都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角色。

李连杰成为了香港最著名的武打明星,于荣光因此在内地也声名鹊起。

老一辈的硬汉,名不虚传。

二、从武生到武打明星于荣光其实并不是专门学武术的,他是从京剧武生的背景出发。

他的父亲从小就在北京的鸣春社努力学习京剧艺术。

甚至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父亲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新疆参与“艺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工作。

在那个时代,他的父亲可是中国京剧界年轻一代的翘楚。

在这样的家里长大的于荣光,从小就显示了他在艺术上的才华。

受父亲的影响,于荣光小时候就开始接触京剧,接受了专业的培训。

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于荣光从小便专注于武生这个行当。他的一招一式可不是花拳绣腿,绝对是真材实料的功夫。

11岁那年,于荣光凭借出色的成绩,顺利进入了北京的风雷京剧团,开始了他的武生专业课程。

在20岁之前,于荣光几乎整天泡在京剧圈里,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京剧演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磨。于荣光学的是武生,训练可真是又苛刻又辛苦。

于荣光一直都没发过怨言,也从不叫苦叫累。可随着年纪渐长,他的身高渐渐脱离了武生的标准。

京剧里的武生,对动作的协调性要求特别高,身高一旦过高,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表演的流畅度。

因此,于荣光更加拼搏努力,不让身高成为绊脚石,成功成为了北京城里年轻一代颇具声望的“角儿”。

于荣光曾经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在京剧这个圈子里混日子,没想到一群香港人的到来,竟然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那帮人看了于荣光的表演后,就邀请他一同前往香港拍电影。

p>

他们说,那会儿武打电影特别火,要是拍得好,甚至能在国际上闯出名堂。

于荣光心里一动,便和他们一起去了香港。

于荣光起初以为,拍电影就是些华丽的花招,没想到真正上阵却相当不易。

为了让电影里的动作更炫酷,香港的制片人特意给他请来了一位师傅。

这位大师,之前还曾教过李连杰和吴京,所以说于荣光和李连杰之间,那是有师兄弟的情谊啊。

经过训练的于荣光,立马就投入到了电影的拍摄工作里。

由于首部电影《木棉袈裟》中,于荣光饰演的正是反派角色,结果他后来竟成了“反派专业户”。

要不是没碰上几个好机会,可能于荣光在武打领域的成就,真可能和甄子丹、李连杰那些人不分上下。

三、功夫小子李连杰李连杰早在1971年八岁时,就已经在十刹海体校开始练武了。

当时学武术,特别讲究传统,真的是讲究哪怕炎热的夏天也要练个不停,冬天寒冷也得坚持练。

每天不到5点,他们就得起床练功,练那些基础的功夫,真是让李连杰感到无奈啊。

可李连杰真是个练武的天才啊!12岁那年,他居然能参加全运会,一套枪法把评委们都给看呆了。

彼时的李连杰对自己将来成为武打明星的事情可是一无所知。

他事业的关键转折出现在1982年。《少林寺》剧组找上他,这也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代表作。

他从小就练武,上场拍戏时特别敬业,真的是能吃苦。就算是在冰冷的天气里穿着薄薄的衣服在冰面上打滚,他也毫不犹豫地亲自上阵。

正是因为他这种拼搏的精神,使得这部电影当初大获成功,票房直接冲到了1.6亿元。

少林寺的热度也让武术火了一把,那个佛教的地方竟然挤得满满都是想学武术的小孩儿。

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李连杰去了香港发展,赶上了饰演黄飞鸿的机会。

正是这部影片,完全巩固了李连杰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

后来在拍《男儿当自强》的时候,连甄子丹都对李连杰的武功夸赞不已。

拍电影,李连杰总是非常较真,就连在43岁拍《霍元甲》时,他都坚持自己上阵,没有请替身。

凭借一身真本事,李连杰在影视圈打出了自己的独特天地。

直到现在,他在多部电影中的打斗场面,依旧能让各种特效相形见绌。

就连这些年在抖音上火得不行的李连杰经典打斗片段,都能轻松吸引数百万的观看。

这一切,全靠他自己一拳一脚、一招一式打拼出来的。

不管是于荣光,还是李连杰,他们都是有真本事的演员。

正是凭借这样的实力,他们才能在没有特效的时代,凭自己的真功夫,开创出属于中国武打明星的辉煌天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于荣光回忆李连杰,身穿斗篷与他交手七招,发现他的速度更胜一筹

分享到:更多 ()
来源:面小兔谈星 编辑:娱乐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