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这句老话,套用在瞬息万变的演艺圈,真是再贴切不过。
前阵子,瞄到一篇推文,大意是盘点“白敬亭主演的几部人气剧作,你追过几部?”细琢磨,用“人气”形容,似乎还差了点火候,毕竟没到街头巷尾热议的地步。
再说“白敬亭”,脑海里立马浮现去年春晚那出“罗生门”。

还记得吧?
春晚舞台,这位年轻演员参与了一段小品表演,却因站位问题,引来“抢镜”、“不尊长辈”的议论。
舆论如沸,他瞬间成了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文章里说他“经历风波”,绝非虚言。

春晚站位的实情究竟如何,外界难以断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身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举止务必慎之又慎。
自以为的细枝末节,很可能被无限放大,演变成一场轩然大波。
那篇文章提到,要用佳作来消解争议。这话说得漂亮,可佳作真的能化解一切吗?
文章列举了数部剧集:《匆匆那年》主打青春怀旧,《天盛长歌》尝试古装扮相,《平凡的荣耀》涉足职场题材,《开端》玩转时间循环…类型看似多元,但真正让观众记住的,除了演员的名字,还有哪个鲜明深刻的角色形象?

再说那部被捧为“扛鼎之作”的《难哄》。
说实话,偶像剧看看开心就好。
情节设置略显俗套,人物形象趋于理想化,表演嘛,也只能说中规中矩。
若真要用它来标榜演员的演技高峰,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影视圈里,凭一部戏扭转颓势的例子,确有其事。

像是之前的《陈情令》,直接将肖战和王一博推向了流量之巅。
可爆红之后呢?
各种各样的非议、负面新闻,也如影随形。
原因何在?
因为在当下,艺人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拥趸们的支持。

粉丝力挺,便扶摇直上;粉丝背弃,则可能瞬间跌落。
因此,对艺人而言,更关键的是静下心来,锤炼技艺,提升自身素养,而非仰仗几部所谓的“人气”剧集来证明价值。
或许有人会问,娱乐圈的是是非非,跟咱们普通老百姓有啥干系?
关系可大了!
娱乐圈的生态,实则是社会生态的一种缩影。

追逐流量、营销炒作、过度修饰…这些现象,在娱乐圈里格外突出,但也同样渗透在我们日常的点滴之中。
我们是不是也时常被各种“爆款”信息牵引,盲目效仿?
我们是不是也时常被包装精美的“人设”蒙蔽,忽略了事情的本真?
我们是不是也时常被滚滚“流量”裹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与其将视线聚焦在明星的琐事上,不如反躬自省。

在这个信息洪流奔涌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头脑,作出明智抉择?
我们该如何不被时代浪潮裹挟,坚守自身的价值理念?
说到底,演艺圈这方池水,深不可测。
艺人在其中沉浮,潮起潮落,都是常态。
而我们作为受众,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真正能引发内心共鸣的,并非几部影视作品,而是我们那份独立的思辨能力,以及对真挚、善良、美好的执着。
与其去追捧那些经过刻意塑造的“顶流”,不如去关注那些默默奉献的寻常人。
他们或许没有夺目的光彩,却用切实的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想想那些扎根在偏远山区,为孩子们点亮希望的教师;想想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守护生命健康的医护人员;想想那些不畏严寒酷暑,维护城市洁净的环卫工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榜样,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我们敬重的人。
别再沉溺于虚构的幻境了。
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发现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的人和事。
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安利:白敬亭八部精彩好剧,你看过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