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4月21日下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7108报告厅内气氛热烈,都匀市中小学数学教师成长中心、都匀市中小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中心、都匀市中小学数学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实践基地揭牌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此举行。此次活动以“数智赋能·师道领航—共筑都匀地区数学基础教育新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黔南州中小学数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校地合作,提升区域数学教育水平。

出席仪式的有州教育局党委委员石冬梅,都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熊杰,都匀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向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熊世桓、副书记黄胜等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学校领导,以及都匀市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试点单位负责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学副校长、数学学科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等。
熊世桓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贵州省中小学数学教育虽有进步,但仍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足、拔尖人才培养能力欠缺等问题。“两中心一基地”的成立意义重大,教师成长中心将助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拔尖人才培养中心及基地则聚焦于挖掘和培养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为黔南州中小学数学基础教育注入新活力。

熊杰在致辞中说,数学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两中心一基地”的建立是落实教育改革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希望各方凝聚合力,实现资源、机制、目标的深度融合,推动都匀教育从“均衡发展”迈向“优质引领”。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余泉详细介绍了中心的运行思路。“两中心一基地”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拔尖培养”为双核驱动,构建“研训一体、学用结合、创新引领”的协同发展体系,通过打造专业化教师发展平台、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打通选拔与培养全链条等重点工作,提升数学教育质量,并建立专家指导常态化、资源共享网络化、评价动态化的保障机制,确保中心可持续发展。

都匀市第三中学教师代表杨媛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思考与期待。她表示,理论学习能让数学教育更有深度,竞赛与实验可激发学生数学潜能。未来,期待实现理论与实践、高校与中学、个体与团队的融合,以“两中心一基地”为依托,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仪式上,熊世桓与熊杰为“都匀市中小学数学教师成长中心”揭牌,向顺与都匀市第三中学书记史立勇为“都匀市中小学数学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实践基地”揭牌,向顺与余泉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

此次揭牌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标志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都匀市教育局的合作迈出坚实一步。未来,“两中心一基地”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为都匀市乃至黔南州数学基础教育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培研融合模式,助力更多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黄毓曼)
一审:雷小露
二审:毛帝清
三审:陈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都匀市“两中心一基地”揭牌 推动数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