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健康

沉迷“海水缸”两个月,女子视力骤降100度,专家:海缸蓝光或是“视力杀手”

极目新闻通讯员彭祎

在客厅打造一片“海底星空”,本是35岁武汉市民张女士(化名)的浪漫计划,没想到,她却为此付出了代价——沉迷打理海缸两个月后,她的视力从1.0骤降至0.6,验光显示近视度数加深了近100度。4月23日,眼科医生提醒,看似浪漫的“蓝光美学”,暗藏伤眼风险。

赵燕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检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供图)

张女士是资深水族爱好者,今年年初,她斥资万元在客厅打造了一台海水缸。为了让海葵、珊瑚显露出梦幻的荧光效果,她按照网络教程将蓝光作为主光源,每天保持8小时以上照射。“半夜起来喂鱼都要盯着看半小时,蓝光下的生物太迷人了。”张女士说道。除此之外,她还经常蹲在缸前观察生物状态,最长一次连续观赏了2小时。

然而,从4月开始,张女士频繁出现眼干、畏光等症状,原以为是用眼过度,直到前往医院检查才发现视力表辨认能力居然下降了两排,左眼近视度数从150度增至250度,右眼从200度增至275度,她立即前往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该院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医师赵燕检查发现,张女士的黄斑区已出现轻度损伤。

“这不是普通的近视进展,而是典型的光损伤。患者没有遗传病史,但蓝光暴露时长远超安全阈值,蓝光属于高能量短波光,长期直射会造成光毒性累积。”赵燕表示,这是典型的短波蓝光引发的光化学损伤。

赵燕介绍,蓝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380纳米至500纳米之间,属于短波高能光,能量比红光、黄光等长波光要高。为了激发珊瑚荧光色,海缸灯普遍采用高强度蓝紫光谱,其波长仅比紫外线长少许,穿透力却是普通LED灯的3倍,相当于手机屏幕光的几十倍,相比于其他波长的光,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更强,能直达眼底黄斑区。这类灯光穿透力极强,而水族箱观赏距离通常仅30至50厘米,长期近距离直射能够直达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持续照射可能诱发黄斑变性等不可逆损伤。

赵燕提醒,海缸虽美,但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要警惕蓝光对眼睛的潜在危害。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合理安排观赏时间,观赏海缸时应保持50厘米以上距离,佩戴可过滤400至500纳米蓝光的琥珀色防护镜。她提醒,蓝光暴露每日不宜超过1小时,夜间关闭后需避免立即使用电子设备,以防蓝光损伤叠加。

对于已经因海缸蓝光出现视力下降的人群,赵燕建议,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视力检查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合理用眼,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的健康有益。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沉迷“海水缸”两个月,女子视力骤降100度,专家:海缸蓝光或是“视力杀手”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健康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