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健康

就医帮 |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成立五大临床诊疗中心,“一站式”解决就医难题

出品|搜狐健康

作者|吴施楠

编辑|袁月

在实际临床就诊过程中,单一症状背后常隐藏着复杂的病理关联,患者因缺乏医学专业知识,极易陷入辗转求医的困境。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一站式解决就医难题,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宣布,正式组建“胎儿医学中心”“医学体重管理中心”“变态反应中心”“睡眠医学中心”“认知诊疗中心”五大临床诊疗中心。

该举措也是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整合医疗资源,拓宽专科发展边界,打造并推广疾病诊疗标杆,促进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具体体现。

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张建告诉搜狐健康,长期以来,患者看病往往以专科门诊为导向,但一个症状或疾病很可能涉及多个交叉学科,传统的就诊模式对患者和家属来讲就略显复杂。此次中心的成立实际上改变的是就诊理念,通俗来讲,就是改变过去病人挨个科室找医生的模式,转变为各个科室的医生围绕病人需求提供服务,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极大减轻了病人负担。

据首都儿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孟黎辉介绍,五大临床诊疗中心均采用“1+1+N”的架构模式。第一个“1”代表首席专家,由该领域的医学领军人物担任。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确保中心的专业权威性,为临床诊疗和科研攻关指引方向。第二个“1”指的是中心负责人,由核心科室主任或资深专家出任,负责制定中心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各方资源,保障中心高效运转。“N”则涵盖相关科室,各科室主任及业务骨干携手合作,保障中心工作协同推进,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

张建表示,各诊疗中心成立后,医院内部的诊室布局会进行相应调整,将中心涵盖的相关科室集中起来出诊,构建起高效协同的诊疗空间,大幅缩短患者的就诊动线。未来,医院还将持续拓展诊疗中心的建设范围,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效能。

胎儿医学中心简介

中心首席专家:张建,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

中心负责人:马立霜,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首席专家;王莹,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副主任

(图说/张建所长与患者交谈)

中心特色: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胎儿医学中心整合了新生儿外科、神经外科、超声影像科、遗传医学、新生儿内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专业。中心将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雄厚临床基础研究平台,与北京协和医院、北医三院、北大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北京市及全国各产前诊断中心/产科密切合作,构建胎儿医学多中心合作网络,提供精准高效的胎儿咨询、诊断评估、微创干预治疗等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

(图说/马立霜主任医师正在进行手术)

此外,中心还持续开展胎儿成像、特殊手术器械以及结构畸形的再生医学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转化。未来,胎儿医学中心将致力于推动出生缺陷疾病的“关口前移”,从传统的产后治疗转向产前干预,利用先进的微创技术对致命的胎儿疾病进行治疗,为出生后的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同时,中心将实现“全周期整合”,将医疗、心理、社会支持融为一体,注重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推动胎儿新生儿疾病诊疗从“挽救生命”向“优化生存质量”进化,为提高胎儿出生缺陷治愈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和预后贡献力量。

医学体重管理中心

中心首席专家:石琳,首都儿科研究所工会主席、心血管内科主任

中心负责人:曹冰燕,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中心特色:医学体重管理中心的临床医学团队汇聚了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普通外科、睡眠中心的专业医生,设置内分泌代谢、营养及运动三个门诊,通过多维度诊疗,为孩子提供个性化评估,涵盖身体成分分析、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方面。

(图说/石琳主任与医生探讨患者病情)

中心将“体重管理”理念贯穿始终,聚焦“多学科评估+精准的干预治疗+智能健康管理”模式,针对各年龄段体重异常的儿童青少年群众,尤其是超重、肥胖儿童。直击传统体重管理的痛点,如评估粗放、方案同质、难以坚持、失访率高等问题,在首诊环节即给予评估、饮食和运动干预等一站式服务,并对筛查出的精神心理问题、睡眠打鼾等情况提供相应科室的绿色转诊。

变态反应中心简介

中心首席专家:谷庆隆,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

中心负责人:莎莉,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主任

中心特色:在原有变态反应科的基础上,中心联合耳鼻喉头颈外科、皮肤科、消化内科、眼科、临床营养科、生化免疫室、大数据中心等多科室力量,建立了每周定期临床和科研的沟通机制,制定共同的科研规划和随访队列研究,同时将组建多学科协同门诊(MDT)模式,为同一患儿多系统共病问题提供一占式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对重症、难治性、疑难罕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治能力。

(图说/正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谷庆隆副所长)

该中心的服务对象广泛,涵盖气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各种类型食物过敏、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过敏性胃肠疾病;皮肤过敏性疾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药物过敏、严重过敏反应;以及需要进行变态反应疾病精准诊断、免疫治疗和长期管理的患者。

睡眠医学中心简介

中心首席专家:邰隽,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

中心负责人:曹玲,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首席专家;常丽,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副主任

中心特色:中心已建成包括儿童睡眠障碍MDT门诊、腺样体面容MDT门诊等在内的多学科门诊,覆盖呼吸、耳鼻喉、心理、神经等多个专业。针对慢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病等病症,中心制定个性化呼吸支持治疗方案,并在呼吸支持治疗、疾病评估等方面不断拓展业务,逐步开展遗传代谢病(粘多糖贮积症等)移植前、血液病患儿移植后评估等特色项目,并为少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患儿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图说/正在对患儿进行检查的邰隽副所长)

服务模式上,中心推行全方位“3C服务模式”:Comprehensive(全面评估),运用多维度检测手段精准诊断;Customized(个性方案),结合患儿特点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Continuous(持续管理),通过智慧医疗系统进行随访和家庭管理,实现院内外数据无缝对接。

认知诊疗中心简介

中心首席专家:王琳,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中心执行主任

中心特色:认知诊疗中心专注发育障碍性疾病及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诊治,借助儿童保健中心深厚底蕴,完善专科建设,设有儿童心理卫生、多动症、“学习困难”、言语语言等门诊。其中,“学习困难”门诊在国内率先开设并引发广泛关注,通过明确病因、评估及制定解决方案、治疗影响学习表现的潜在疾病,助力儿童更好发挥潜能。同时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开展学习科学与执行功能等创新研究,打造“家-校-医”跨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管理模式。

(图说/王琳主任正在对患儿进行检查)

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开展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提高其注意力及学习生活应对技能,逐步改善情绪障碍及注意力;针对言语语言障碍,实施全面认知言语功能筛查及数字化康复疗法,提升诊疗的精准性;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开发了基于儿童情绪与社交技能靶向干预技术,对ASD儿童语言能力和社交功能训练,提升训练的标准化,实现科学居家干预。此外,中心通过多学科协同门诊(MDT)模式,建立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防筛诊治康”闭环管理体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就医帮 |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成立五大临床诊疗中心,“一站式”解决就医难题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搜狐健康 编辑:健康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