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杨熙杨永)近年来,纳雍县董地乡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特点,探索发展特色种植,按照“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在黎明村、玉龙村种植艳红桃1500余亩,带动呈现“发展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新景象。

7月27日,董地乡黎明村漫山遍野的艳红桃让人垂涎欲滴。(杨永摄)
走进纳雍县董地乡黎明村,山上山下处处披着绿装,漫山遍野的艳红桃成了采摘的乐园。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七星关区陈敏通过朋友圈了解到董地乡的艳红桃后,就邀约了几个朋友前来采摘,看到眼前的桃子又大又红,香甜可口,她准备给亲戚朋友们带点回去,让大家也尝一下。

7月27日,董地乡黎明村艳红桃种植大户韦永琴手捧刚采摘完的桃子。(杨熙摄)
“今年的艳红桃太好了,每天要找10多个人摘,可摘两千多斤,摘好后按3块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合作社。”纳雍县黎明村艳红桃种植大户韦永琴说。
“黎明土少石头多,一出家门就爬坡,来来回回腿跑断,一年收入也不多。”这是2016年以前,黎明村群众传唱较广的一段顺口溜,也是当时群众生产的真实写照。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董地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桃子产业。时隔几年,今天的黎明村又是另一番景象,光秃秃的山坡不见了,到处是一片绿色。当地群众又编了一段顺口溜:“政府谋划致富路,黎明群众增收入,桃园树下加套种,乡村振兴绘蓝图。”

7月27日,董地乡农产品合作社内已加工完毕的艳红桃,准备运到外省销售。(杨永摄)
“董地乡以打造‘赏花休闲游、仙桃采摘游’为契机,将艳红桃种植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去,同时大力发展车厘子、红托竹荪等种植,实现村美、人富、和谐、安宁的新农村景象,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纳雍县董地乡党委副书记彭庆荣说,村民采摘完的艳红桃可以运到乡合作社的鲜储库存储一个月,通过精深加工,错峰销售,价格还能翻一倍。

7月27日,游客在董地乡黎明村采摘带走的艳红桃。(杨永摄)
据了解,纳雍县董地乡在种桃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土地,在桃树下套种了油菜、大豆等矮秆农作物,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益。截至目前,产果桃林共800亩,覆盖65户400余人,今年一斤桃子平均卖到3.5元,产值约50万元左右。
一审:孙延
二审:张杨
三审:马本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贵州纳雍:艳红桃成熟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