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根深蒂固的理念。
于是,他们不断地提出各种要求,不断地逼迫孩子向上成长。
其实,这是一种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执念。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想让孩子的起点更高,父母首先就应该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层次。
而且,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发展规律,拔苗助长,步步紧逼,会培养出病态的孩子。
其实,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在3件事上,更应该学会放手。你越放手不管,孩子反而越会有出息。

一
管学习,不如管学习习惯
“老师,我的孩子厌学了,怎么办?我只恨不能替他学习,他倒好,一说学习就烦躁。”
在一次教育咨询课上,一位家长焦急万分的咨询老师。
细问之下,得知,因为害怕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家人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孩子的学习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填满了孩子的业余时间。
可是,孩子的成绩就是上不去。现在初二了,居然出现了厌学情绪。
老师听完,笑了。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所有的事儿都有一个运行规律:物极必反。
你管的越多,孩子就会越依赖,越不自律。再大一点,他的人生因为失去了其他的兴趣,就会厌烦,会反弹。
压得越紧,反弹得越凶。

“你什么事儿都不用管,管好你的学习就行。”
教育孩子时,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常常是这句话。
学习确实是孩子的职责之一,但不是孩子职责的全部。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做,值得做。
生活原本就是七彩斑斓的,由各种各样的元素组成。
重视教育没错,但家长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上,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不停地学。
重压之下,必有病孩。

二
禁早恋,不如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早恋,是每个家长都恐慌和害怕的事儿。
一旦孩子有早恋的苗头,很多家长下意识的处理方式就是:严禁。
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更是视早恋为洪水猛兽。
可是,情感需求这件事,不是你禁止就能阻止得了的。
堵,不如疏。
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孩子也不例外。

年幼时,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等到了青春期,则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与爱慕。
这是人的天性。
可一些父母,孩子上大学前禁止一切恋爱苗头。一旦上了大学,又开始催恋,催婚。
更有一些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总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甚至还习惯性地认为,只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就尽到了父母的职责。
还总以工作忙,要挣钱,来为自己开脱。
这都是掩耳盗铃。
越缺乏什么,就会越渴望什么。
人对情感有天然的需求,这也是自然规律,更需要尊重。
所以,真正聪明的家长,会看到孩子的情感需求,会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

三
大包大揽,不如让孩子大胆试错,学会独立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停地犯错、纠错、弥补的过程。
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当中,孩子会自然而然学会如何应对,一步一步变得成熟。
让孩子养成不断尝试的习惯,成长过程当中再遇到问题,孩子就不会变成一只鸵鸟,只会逃避不会解决。
而大包大揽的父母,既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拉长了孩子成长的过程,甚至会养出胆小鬼,啃老族。

父母爱子女的心,可以理解。
但父母不可能包办一辈子。父母也会老去,也会离开,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分别过程。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精神和能力。
这才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精神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