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头条资讯 今日热点
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汽车)

智忠绝人的姜维,与诸葛亮相比暗淡,注定了结局悲剧

姜维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蜀汉后期的支柱整个蜀国的兴亡系于他一身,虽回天有术,但不遇其时,加上阻力重重,不能挽狂澜于既倒,结果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尽管百折不回,九伐中原,却无进展,最后与魏军主将钟会策划叛魏中被杀。

诸葛亮这盏照亮全书的明灯熄了,把热情倾注于蜀汉的人眼前是一片暗淡,这包括作者也不会例外,怎样写好下十几回书倒是个大难题。对此,作者不因其难而搁笔,而是早有成竹在胸,他着意刻画姜维的形象即是诸葛亮的高足和继承者,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

姜维一亮相便适度夸张,为这个蜀国后期的支柱作铺垫。历史上的姜维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自动投于其麾下的,街亭失守后便跟诸葛亮一起撤回汉中,这时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可是,在小说里就不然了,他一出场就不同凡响。诸葛亮的智计被人识破的,除了司马懿外就只有姜维了。诸葛亮派人去赚马遵去救被围困于南安的夏侯桃以取天水之计,不仅被姜维识破,还设计打败了赵子龙;诸葛亮亲率兵前来,也被姜维设计四面围困,幸得关兴、张苞保护,始能杀出重围。诸葛亮深为敬佩,说:“此人真将才也!”因爱其才,便设计使之归降。得了姜维、诸葛亮高兴地执其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得伯约,吾愿足矣。”在这里,作者已向读者点明姜维将是诸葛亮的继承者。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便开始其九伐中原的壮举,作者所塑造的姜维,实是诸葛亮的化身:一是写他是诸葛亮壮志的继承者,他和诸葛亮一样知其难为而为之。写他与费祎就伐魏问题进行的争辩就说明了这一点。历史的事实也确如此,费祎是继蒋琬之后的蜀国执政者,对姜维伐魏每多掣肘,小说如实写了。姜维在汉中做好准备后,向后主奏请伐魏,“以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终丞相之志。”费祎不同意说:“伯约只宜待时,不宜轻动。”他认为:“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等皆不如丞相远甚,丞相尚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等”?姜维坚持其意见说:“不然。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又说:“昔丞相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然且六出祁山以图中原;不幸半途而丧,以致功业未成,今吾既受丞相遗命,当尽忠报国以继其志,虽死无恨也。”主张尽人谋以恢复中原,姜维和诸葛亮是一致的。

再是写姜维是诸葛亮兵法的真传者。他困司马昭于铁笼山,射杀魏大将郭淮,背洮水列阵大破魏军,将计就计弃粮大败邓艾,这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智谋超人。当然,姜维也数败于邓艾,因邓艾是魏的名将,其才智不下于姜维,两人在斗智中,各有短长,胜败参半。这样写,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

魏兵入侵,姜维在起兵迎击的同时,上表要求派兵守护阳安关和阴平桥,后主置之不理,使邓艾得以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后主舆榇出降,蜀汉亡。当姜维接到要他投降的命令,“大惊失语”而这个智者当他冷静下来之后,在他的脑中酝酿了“假投降”的妙计: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促使其内讧,策划钟会叛魏再设计杀之,再立汉帝。当他的妙计正顺利进行时,他“密表后主曰:“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再兴汉室矣!”但因“杀尽魏将”之谋被泄,假投降妙计终成空。蜀汉之亡,不能归咎于姜维,他已尽了其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如此昏庸的阿斗是难于扶得起的,正如司马昭所说:“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

姜维这个忠贞、智慧的形象被塑造得如此活,这纯靠作者匠心独造。诸葛亮形象的形成,已经过好几代的文士和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仅在元代杂剧中便有很多的创作素材可以借鉴,诸葛

亮的形象才塑造得如此生动、完整、丰满。姜维形象的塑造则不然了,除了史书所记外,未有别的可以借鉴,全靠作者在简略的史实的基础上,加以敷衍创造,其中他与邓艾的斗智基本上是虚构的。诸葛亮逝世后的《三国演义》故事,是以姜维的故事为主展开的,毛宗岗对此是赞赏的,他说:“读《三国演义》者,阅至后幅,愈出愈幻”,“有与前事相犯,而读之毫无一相犯,愈出愈奇,岂非古今奇观!谁谓武侯死后,无出色惊人之事?”尽管作者虚构姜维九伐中原之奇妙,但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日益衰弱,其亡已注定,同情于蜀汉的读者早已兴趣索然,已引不起像诸葛亮在时那样的欣赏劲头了。故姜维的形象与诸葛亮相比,在读者眼中终是矮了一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智忠绝人的姜维,与诸葛亮相比暗淡,注定了结局悲剧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戏说三国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